
前段时间,女团成员Yamy的一篇曝光其老板在公司员工大会上贬低、辱骂她的录音的微博引起了巨大关注,并进一步引发了网友对“职场PUA”的讨论。

PUA(全称Pick-up Artist),原指情感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操纵,Yamy事件后人们开始重视职场中的PUA。职场PUA是指职场上上级对下级的精神控制,即领导精准打击员工的自信,以达到从精神上掌控员工的目的。
那么,职场PUA有哪些表现呢?
识别职场PUA
1.贬低自尊,全盘否认
职场PUA的老板会否认你的价值,打压你的自信心,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而老板打压你的方式有很多,他可能会不断弱化你的工作成果,暗示公司并没有从你的工作获益,同时又向你强调公司的福利待遇是如何之高,例如疫情之下照样努力给你发工资,你这时候就应该多干点活儿。
“这点小事都做不好,你还能做什么?”
“看看别人的方案是怎么做的,你这都做的什么破玩意儿。”
“这点小事就在这里沾沾自喜,你也就这点儿能耐了。”
……
而被职场PUA的人,往往会觉得内疚,觉得自己真的能力很差,怀疑自己的价值,甚至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。
正如Yamy的自述:“我曾经真的以为,如果有问题,那一定就是我的错,是我做的不够好。现在想来,是恐惧和自卑让我选择性屏蔽了早已存在的伤害,让我整日活在自我怀疑中难以自拔。”
正如Yamy的自述:“我曾经真的以为,如果有问题,那一定就是我的错,是我做的不够好。现在想来,是恐惧和自卑让我选择性屏蔽了早已存在的伤害,让我整日活在自我怀疑中难以自拔。”
2.联合众人,排斥孤立
职场PUA的老板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强迫别人也认同他的想法,并联合其他人一起对受害者进行冷暴力,从而迫使被PUA的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就像Yamy曝光的这段录音一样,这位徐老板一边对Yamy的外表、衣着和实力进行侮辱,一边要求其他员工认同他的看法,而碍于领导权威和现场氛围,下属就算持有不同观点,也只会做“沉默的大多数”。
职场PUA的老板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强迫别人也认同他的想法,并联合其他人一起对受害者进行冷暴力,从而迫使被PUA的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就像Yamy曝光的这段录音一样,这位徐老板一边对Yamy的外表、衣着和实力进行侮辱,一边要求其他员工认同他的看法,而碍于领导权威和现场氛围,下属就算持有不同观点,也只会做“沉默的大多数”。

3.空头支票,不切实际
职场PUA的人往往会给员工画下一个美好的蓝图,告诉员工你将来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,然而这些承诺通常不会兑现。同时,老板可能会营造一些不安全不稳定的工作氛围,员工对自己接下来的晋升、如何做出之后的工作决定等问题常常感到不知所措。
正如Yamy在微博中说的“两年多了,周而复始,打压指责让我极度低落,转头一个承诺又让我满是期待。”
正如Yamy在微博中说的“两年多了,周而复始,打压指责让我极度低落,转头一个承诺又让我满是期待。”
长期遭受PUA的人,会怀疑自己的能力,任何的失误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,即使本来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,也难免会在夜深人静之时产生动摇,开始思考“我真的是这样的人吗?”更严重者,被PUA的人已经无计可施,甚至开始维护操纵者。这在心理学里可以用一种理论来解释:认知失调理论,即当个体无法改变某种状态时,只好说服自己去接收这种状态,并告诉自己这就是好的,只有这样个体才能保护自己。
Yamy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:“我以前不会唯唯诺诺,连提一个基本需求都害怕;我以前不会躲在家里无缘无故哭到天亮;我以前不会看到信息手抖,听到语音想逃...”所幸她及时挣脱出来,认清了老板的真面目,重新做回了那个自信的、闪光的自己。那么,我们又改如何做来远离职场PUA呢?
1.分清合理的批评与不合理的欺凌。如果是针对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批评,是正常的,也是应当接受的。但是如果上升到人格侮辱和精神控制,直接针对你这个人进行侮辱,那就是职场PUA了。正常批评是对事不对人,职场PUA是对人不对事。
2.克服认知障碍,寻求社会支持。受害者往往会先自我反省,归咎于自己,如“的确是我能力不足”,或是“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”等等。而跳出这种固定思维才是最重要的。但是当你发现自己状态不对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摆脱的时候,可以试着寻求别人的帮助,父母、同事、领导、心理咨询师……
3.察觉自身感受,及时止损,快乐工作。当你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已经处于不快乐、自卑、抑郁的状态下的时候,就要警醒起来,分辨自己是否已经陷入了职场PUA。 及时止损,换一个老板,拜拜就拜拜。
最后,希望所有人都能意识到,“我最重要”,做闪闪发光的自己。
作者:孙一静(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)